中新网2月6日电 据湖北日报报道,2015年2月2日由中科院化学研究所、湖北省标准化研究所、国家汽车检测中心(襄阳)等单位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组,对凯迪集团生物质柴油企业标准进行了认定。经评审,凯迪生物质柴油质量达到国家标准,符合上市要求。
评审组组长、中科院院士韩布兴表示,专家组一致认为,凯迪生物质柴油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,生产工艺可靠,产品质量指标达到 GB19147-2013《车用柴油(V)》标准,其中一些关键指标优于上述标准,同时部分指标优于欧洲生物质柴油现行标准,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。
凯迪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,通过评审,意味着公司的生物质柴油符合上市要求,为其产业化奠定了基础。下一步,公司将在武汉兴建一个年产60万吨生物质柴油的生产基地,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,加快产品上市步伐。
生物质柴油——大势所趋下的能源焦点
生物质柴油是指以植物的果实、种子、动物脂肪油及其他生物质资源作为燃料,通过一系列物理、化学的方法生成的柴油。生物质柴油相比矿物柴油,在可再生、环保性、燃烧性能、稳定性、润滑性、安全性等各方面均拥有较大的优势,对矿物柴油有着革命性的替代潜力。
目前,人类对生物质柴油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,但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,并且推动力在不断增强。欧洲、美国、巴西等国政府都已经制定规定,要求提高可再生运输燃料的使用量并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。巴西已将2015年生物质柴油混合标准强制提高至7%,预计其解释年产量将增加至400-410万吨。 欧洲生物柴油应用比例在2011年前后即达到5%。生物质柴油是大势所趋,2014年全球产量预计创下新高,增加8%达到2910万吨。
2014年11月13日,中美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合作联合声明公布,中国首次正式提出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 达峰。而在一天后,由清华大学完成并发布的《中国与新气候经济报告》指出,2030年前后,中国能源总需求的增长基本依靠非化石能源供应量的增加来满足。 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生物质能,将对能源结构的升级起到关键推动作用。
技术革新,突破生物柴油瓶颈
目前小规模应用的生物柴油主要通过油料作物提取,统称为第一代生物柴油,其作为矿物柴油的替代能源虽具备较强的革命性,但发展仍受到一定限制。 一方面,优于其原料的作物产量有限,且原料本身就具备较强的经济价值,使其提炼生物柴油的产量有限且成本较高;另一方面,一代生物柴油在应用中掺混比例有 上限,尚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柴油,限制了其在使用领域的应用。
阳光凯迪的自主研发成果,采用生物质能化学热分解与费托合成技术,将秸秆、树枝、谷壳等农林废弃物加工转化,生产高清洁、高品质的航空煤油、汽油、柴油。生物质柴油突破了对原料作物的依赖,同时可以实现应用端对矿物柴油、航空煤油的完全替代。
产业化加速,推动全球能源革命
据悉,阳光凯迪从2004年起,就开始投入生物质油的研发。阳光凯迪从年产百吨级的液体燃料小型实验室到2013年万吨级商业化示范项目的建成,前后共投入了5亿多元的研发费用,并成立了全国唯一的生物质热化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。
本次阳光凯迪生物质柴油通过专家评审,意味着从质量标准角度,该产品可以直接进入市场,被终端消费者使用。武汉60万吨生产基地的投产,生物质柴油的产业化、产品的大规模进入市场指日可待。届时,生物质柴油对化石柴油的大规模替代,将在极大程度上缓解当前中国的环境压力。
据申万研究报告显示,到2020年,凯迪生物质合成液体燃料将达到200万吨。这一量产规模,不仅在国内领先,在国际新能源格局中,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