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 首页 > 环境社会
1小时生活垃圾变“绿色煤炭”
2014-03-25 17:13:58    ''  浏览次数:

摘要:

来源:人民日报

垃圾经过粉碎、分选、烘干等工序处理后变废为宝,整个过程只需约1个小时,其间金属、塑料等可回收材料被重新利用,不可燃的沙石、玻璃等成为建筑材料,可燃材料被制成替代燃料,即“绿色煤炭”。这是德国柏林采用的第三代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,也被称为“绿色煤炭”技术。目前,柏林市拥有两座这样的生活垃圾处理工厂,处理着当地近一半的生活垃圾。

不排放任何有害废气,被允许建在市内

本报记者近日走访了位于柏林北部市区、距离市中心不到半小时车程的欧绿保生活垃圾处理厂。这座厂房唯一通向外界的是一个大烟囱,冉冉冒着白色水蒸气,但车间外的空气中却没有异味。对此,技术工程师米歇尔·布勒歇尔介绍说,整个厂房为封闭式构造,通过抽压空气,能形成比外部更低的气压,使得空气只进不出,因此垃圾厂的异味不会溢出,影响周边居住环境。同时,垃圾处理厂不向周围排放任何未经处理的有害废气。因此,这样的垃圾处理厂被允许建在市区,而没有市民抗议。

进入欧绿保垃圾处理厂车间内,立即能闻到垃圾异味。整个垃圾分拣线从垃圾存储坑开始,垃圾车将城市生活垃圾运送到这里;接着,垃圾进入另一个分选大厅,进行第一道机械预分选,主要目的是将垃圾中的金属和有害物质分拣出来;剩余的垃圾被进一步粉碎,通过传送带送入烘干机,在大约370摄氏度的高温中烘干,这有助于进一步分拣垃圾。烘干过程产生的气体,经过燃烧和尾气处理排入大气,成分为水蒸气。

绿色煤炭”减少70%二氧化碳排放

之后,垃圾将经历多道分选关口。整个垃圾厂里轰鸣作响的机器,多数用于完成这些分选工序。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专门的识别装置,在识别一定的物质成分后实现分离。例如,一种光学分选机可以识别出玻璃,并通过机械装置将其分离;更高级的红外线摄像头可以根据反射光波不同识别塑料的成分,将含氯的塑料区 分出来。最终剩余的垃圾将被制作成燃料,即“绿色煤炭”,供发电厂或水泥厂使用。根据客户对“绿色煤炭”质量要求的不同,“绿色煤炭”可以是比较松散的絮状物,也可以进一步压缩成棒状。据了解,“绿色煤炭”的燃烧值与褐煤相当,在发电厂或者水泥厂使用时硫化物排放量低,不产生二公式英等二次污染。此外,与燃烧煤炭相比,“绿色煤炭”能减少70%的二氧化碳排放量,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能源。

布勒歇尔告诉记者,垃圾处理厂全天候24小时运行,工人实行三班制值班。与高效的垃圾处理量相比,每一班次的技术人员只有5人,整个垃圾处理实现了高度自动化。据欧绿保集团总裁史伟浩博士介绍,现代垃圾处理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。其中,垃圾填埋是最初级的方式,填埋产生的渗透液会对土壤、地下水造成破坏,治理成本高昂且不可持续。

从2005年起,德国议会通过立法决议,禁止将未经处理的垃圾进行填埋。垃圾焚烧是目前使用比较普及的垃圾处理技术,也被称为第二代垃圾处理技术,可以较充分地回收垃圾中的热能,但燃烧过程中容易产生二公式英等对环境危害比较大的气体。不仅如此,由于垃圾中含有大量水分,直接燃烧对热能的利用不够高效。

相比前两代技术,第三代“绿色煤炭” 技术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垃圾中的热值,回收有价值的物质,同时可以通过多级分选技术将垃圾中有害物质提前分离出来,在对垃圾进行热利用时,直接从源头上遏制二公式英的生成,是一种零抗议的生活垃圾解决方案。至于该绿色技术的成本,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,史伟浩先生没有直接回答,只是表示对该技术的投资肯定要比治理垃圾造成的污染成本小。